![]() ![]() |
||||||||||||||||
|
愍生法師開示錄: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話八大人覺是:第一覺悟「世間無常」,第二覺悟「多欲為苦」,第三覺悟「心無厭足」,第四覺悟「懈怠墮落」,第五覺悟「愚痴生死」,第六覺悟「貧苦多怨」,第七覺悟「五欲過患」,第八覺悟「生死苦惱」。八法之中,第一覺悟: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,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,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」,現在先說第一覺知中的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」。 佛陀首要訓示我們要「覺悟世間無常」,這道理不可不明,宇宙萬物有成住壞空的無常變化,世界多變,滄海桑田,且看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,當年絲路上有很多國家,如今已消蹤匿跡,只能在歷史的遺跡中緬懷失去的時空,這世間又如何能恆常呢?世間無常,人生亦無常,人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歲月、病魔、天災、人禍都可以在無聲無息中突然來臨,結束我們的生命,我們根本無法掌握生命的久長。國土危脆,危是危險,脆是脆弱,世界有天災人禍,如大自然突如其來的地震、海嘯,無法想像的殺傷力可以一瞬間地裂山崩,屋塌人亡,比玻璃墮地更脆弱易碎,世間有甚麼東西可以永久留存呢? 或有人會問:即使知道這世間無常有何好處?佛陀告訴我們要「覺悟世間無常」,是提醒我們要知所警惕,時光易逝,世間無常,人生在世不是很長久的,做事若抱著一日復一日的心態,明日何其多,萬事待明日,萬事成蹉跎,古人云:「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,」光陰似箭,日月如梳,表示時間無常更替,不能留住一刻永恆。所以,要覺悟世間無常,有所警惕,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現在生活很忙,等待自己年紀老了,或退休時才來學佛吧!須知道念佛莫待老年來,孤墳多是少年人,當知世間無常,壽限不知有多長,佛法曰:「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。」所以,必須把握當下,努力完成身邊、手上的事務,莫待因緣過後徒嘆奈何? 金剛經有云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指一切發生在我們週圍的人與事,如一場虛幻的夢,如昇起的泡沬,忽起忽滅;如太陽未昇前的朝露,如空中的雷電,瞬息間消逝無蹤,這四句偈可以作為一種透視人生無常的人生觀。佛教常說世間無常,不是消極的說法,相反,是提醒我們謹記人生無常更要努力,利用短暫的光陰,積極完成我們應該要做的事,普賢菩薩警策偈: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水少魚,斯有何樂,大眾當勤精進,如救頭燃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」意思是說這天已經過去,生命又少一天了,如游魚的水愈來愈少,活在這危機四伏的環境有甚麼快樂可言呢?大家必須切記生命無常短促,把握當下,如救被火燒燃著的頭目般,趕緊用功學佛修持,改惡修善,覺悟世間無常,時間寶貴,慎勿逸樂放縱,讓生命瞬間空過。這才是覺悟世間無常的積極意義。 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水少魚,斯有何樂,大眾當勤精進,如救頭燃,但念無常,慎勿放逸。」 |
||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
|